蛋白质分子中,酪氨酸、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扼双键,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。吸收高峰在280nm处,其吸光度(即光密度值)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。此外,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。利用一定波长下,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,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。
方法特点:
优点:简便、灵敏、快速,不消耗样品,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。
缺点: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,干扰物质多。
干扰物:含有嘌呤、嘧啶、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。
检出限:50~100ug蛋白含量。
适用范围:适于用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
凯氏定氮法被国内外视为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检验方法,可作为衡量其他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准确性的标准。
实验原理:
样品与浓硫酸共热,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(消化),氨又与硫酸作用,变成硫酸氨。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,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,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。
方法特点:
优点:通用性强,测定费用低,易实现,仪器简单且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重现性好。
缺点:实验耗时长、灵敏度低。
检出限:0.2~1mg蛋白含量。
适用范围:凯氏定氮法测的是总蛋白的量,一些非蛋白氮无法检测出。